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脾胃不好的人该怎么吃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s://www.zjxhzy.com 2021-02-04 17:03 出处:浙江省中医药学会 作者:侯春光工作室编辑:@Jammly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可能“脾胃不好”的人,他(她)们最想问的问题常常是“医生,我的脾胃好不好”“脾胃不好吃点什么好”。的确,有的人确实脾胃功能不太好,需要加以注意和治疗。中医的脾胃功能主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可能“脾胃不好”的人,他(她)们最想问的问题常常是“医生,我的脾胃好不好”“脾胃不好吃点什么好”。的确,有的人确实脾胃功能不太好,需要加以注意和治疗。中医的脾胃功能主要是管理人的“运化”功能,负责营养的供给;脾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腐蚀”“运化水湿、运化水谷”,说得简单直接一点就是管理人“吃好”的功能。脾胃每天都不能休息,每天都得工作,不能“停工”不吃吧。脾胃不好的人一方面功能不好,一方面还得“吃”,所以,怎么吃就显得重要了。

 

进食有时

 

《黄帝内经》说到吃的,对人们最重要的训导就是 “食饮有节”,这“食饮有节”说的其中一个意思就是“吃的、喝的要有节律”,就是吃的时间要有一定的规律。一般的人就是“一日三餐”,而“一日三餐”的进餐时间点得有规律。简单地说,早餐早上吃,中餐中午吃,晚餐晚上吃。人的这“一日三餐”的规律是什么时候养成,这个不得而知,不过,形成“一日三餐”这样一个时间规律对身体有利,很少有人会否定。如果早餐到了中午吃、晚餐到了半夜吃,显而易见,这个不能说是“食饮有节”。进餐的时间节点紊乱,时间一长就会影响脾胃功能.

 

食不宜多

 

《黄帝内经》说到的“食饮有节”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吃的、喝的要有节制”,简单点说,就是“吃的不要太多”。吃多了、吃得太饱了不好,没得吃、吃不饱不好,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在中国历代传下来的是吃多了不好,吃多了要“积食”,而这个“积食”是要导致疾病的。在中医看来,“积食”是疾病的原因,但“积食”了首先是影响脾胃的功能。人们看到吃多了的人中有些人就是肥胖的人,而肥胖是许多疾病的高危因素,对肥胖应该积极加以防范,防范的重点是不多吃。

  

食宜温和

 

中医说的脾胃大多是从其“脏腑象”来论述,而不是从“解剖象”上去解释。但是中医所谓的脾胃也涉及到具体的器官。现在人们接触到的家用电器,冰箱也好、空调也好、汽车也好,如果我们讨论一下它们的使用年限,那一定会讨论到具体的使用方法、技术参数等等。而一般来说,人们往往认可要“温和”地使用机器,因为“温和”地使用机器比“粗暴”使用地机器会将使用年限延长一些。人类的“脾胃”地使用比机器娇嫩多了,受到外界的影响干扰后也容易出现一些变化起伏,甚至会产生不良后果。在日常生活中,长辈们常常教导不要暴饮暴食,不要过度贪食生冷之物,从中确实蕴含着生活经验、养生理念。

 

消化得化

 

人类吃了东西以后,就要依赖“脾胃”的功能,化生成对人类有用的物质,这样人才会健康。这个化生的过程,就是中医和人们所讲的“消化”。直观一点说,中医观察消化就是看到吃进去的东西变成正常排出来的东西,这样叫做消化了。为什么变了?是消化了,排泄物是糟粕,好的东西化生为“气血”营养人去了。如果一个人吃了以后,排泄物还可以见到食物状态,或者说与大部分正常人的排泄物有所不同,可能得考虑“消化”不好。一些家长给孩子吃玉米,认为营养好,而这个孩子因为消化能力弱,吃了玉米拉出来的还是玉米,家长还会问医生这样好不好?没有消化当然不好,不消化吃多了更不好。吃什么拉什么实际是食物单纯的“穿肠而过”,对脾胃没有什么益处,也没有化生什么,反而不吃对脾胃更有保护。消化得化,只有化了,对人才有用,身体才会健康。

  

以通为顺

 

中医有 “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补”之说,脾胃功能的健全与腑气的通畅有着密切关系。《素问·五脏别论》曰:“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六腑以传化饮食物,排泄糟粕为其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六腑须保持畅通,以有利于饮食物的及时下传及糟粕的按时排泄,简言之“实而不满”“泻而不藏”。腑气通畅的一个标志就是二便通利。吃就得注意结构合理、平和滋润,保持气机调畅通顺,有利于保护和促进脾胃功能。

 

脾胃为后天之本,在中医眼里,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是生命的依托,保护脾胃自然显得重要了。了解了生活的真谛,了解了人类健康的一般规律,也许对“食饮有节”会有更好的理解和感悟。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