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学会中医》是一扇窗口,更是一把钥匙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s://www.zjxhzy.com 2019-05-22 10:08 出处:《学会中医》第二期 作者:李美玲编辑:@Jammly
记者:在您看来,《学会中医》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   肖鲁伟:“学会中医”这四个字有两层含义:当“学会”作动词时,是向读者介绍中医药的历史、知识、方法和概念。通过愉悦的、通俗易懂的学习,让不是中医专

记者:在您看来,《学会中医》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

 

肖鲁伟:“学会中医”这四个字有两层含义:当“学会”作动词时,是向读者介绍中医药的历史、知识、方法和概念。通过愉悦的、通俗易懂的学习,让不是中医专业的读者朋友能够了解知晓中医;当“学会”作名词时,学会两字就是代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即这本杂志是由我们学会主办的一份与中医专业有密切关联的杂志。所以,《学会中医》杂志既面向想了解中医,对中医知识感兴趣的读者,又是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窗口。

 

习总书记对中医有过一段极其精辟的论述,他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要登堂入室,首先要把门打开。为什么总书记把中医比喻成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而不是我们常说的京剧及其他传统呢?因为中医最完整地、最系统地、最直接地承接了中华文明。作为一门医术,它把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科学理念、历史经验及实用技术及其发展都很好地糅合在一起,所以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有了中医药这把钥匙,我们可以从中医药的发生发展之路看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延续。中医药与中华文明同根同源,同宗同族,深深地根植在中华大地,庇护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我们主办《学会中医》杂志,就是要将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发扬光大,拿起钥匙,打开大门,以活泼、实用、新颖、通俗易懂的形式宣讲中医。以可读性为第一位,在内容上接地气,写法上求新颖,希望通过《学会中医》,把中医文化精髓很好地传递给老百姓。

 

前往丽水市坑根村卫生室

前往丽水市坑根村卫生室

 

比如本期杂志,我们前往桐庐进行实地采风。桐庐的桐君山及桐君老人的传说、桐君堂中药品牌,在中医药行业发展历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说明在神农时代,是通过对草药一味药一味药地亲口尝试,来探索知晓药性。我们知道,今天的中医看病,是通过望闻问切后,辨证施治,然后处方,处方是按照君臣佐使互相配伍的,很少是一味药。历史上,处方按君臣佐使配伍使用,就是源于桐君老人。此外我们还到位于桐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的桐君堂医药博物馆,亲见那里收集了大量不常见的珍稀药材和文物,这对普及传统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都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记者:为什么要寻访民间郎中?去过以后有什么感受?

 

肖鲁伟:针对民间郎中,我们原来想到去寻访,只是出于一种责任,想通过寻访,了解一下民间郎中的生存状况。我们知道民间有高手,俗话说:“草药一副,气死名医”。民间郎中能传承到现在,并有区域性的影响,一定是有疗效,一定是别有风格,一定是简便廉验。但是去了以后,感受完全变了,民间郎中存在的环境正在变化,身怀绝技的民间郎中,后继乏人,民间医术正在消亡。如果再不去重视,再不去搜寻,过不了多久,随着这些民间郎中的老去,再去寻找,去传承都会是一句空话。这些宝贵的医技会变成美好的传说,成为历史故事。

 

肖鲁伟会长带队在丽水市云和县大牛村新村与民间郎中交流

肖鲁伟会长带队在丽水市云和县大牛村新村与民间郎中交流

 

当年的赤脚医生以“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把民间医术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随着城市化推进,乡情、乡恋正在慢慢褪色,农村随着年轻人的离开变得空旷,老年人慢慢离世,再加上现代医学、院校教育的冲击,使得传统中医民间医文化根基在慢慢地动摇、断裂。这些行之有效的草头验方在渐行渐远。寻访中我们遇到过一位“隐士”,曾经跻身

“全国十大赤脚医生”,收集了很多民间珍贵的经验和医方。听他如数珍宝的介绍,我们目瞪口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珍宝朴实而亲切,不带雕琢而实用。我们实地寻访最深的感受,就是对于民间医术应该进行抢救性的继承,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应该是一种自觉。所以说,寻访民间郎中非常有意义。

 

肖鲁伟会长带队在金华采风

肖鲁伟会长带队在金华采风

 

今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到西安调研,他说:“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他还表扬当地的社区中医馆,并说“自己也喜欢看中医”。李克强总理去了贵州黎平县蒲洞村卫生室,非常关心村医补贴是否到位,能否安心治病。得知两位村医仍需种地补贴收入,总理说:“村医是村民健康第一道防线,你们背着药箱跋山涉水,体现了医生的济世情怀。今年新增的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仍要全部补贴村医,让大家全心全意安心从医。”这都表明了国家和老百姓对中医对村医的信任。

 

肖鲁伟会长体验丽水潘玉良的骨伤秘方

肖鲁伟会长体验丽水潘玉良的骨伤秘方

 

肖鲁伟会长体验慈溪陈杏菊老太太的挑针点刺法

肖鲁伟会长体验慈溪陈杏菊老太太的挑针点刺法

 

记者:怎么想到探访百岁老人?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肖鲁伟:探访百岁老人,其实是在关注正确的健康养生理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的健康,习总书记说:“没有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维护健康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是“1”和“0”的关系。百岁老人是健康长寿的成功实践者,他们的生活经历就是一部养生学,有很值得探讨、总结和提炼的科学问题。长寿是健康最突出的标志。

 

肖会长看望永嘉县沙头镇乌龙川村105岁的老人叶松娣

肖会长看望永嘉县沙头镇乌龙川村105岁的老人叶松娣

 

谁都希望长寿,但长寿的前提必须是健康。我们说“健康”的标准是值得探讨的。并不是说没有病就叫健康,健康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和生理上的健康。老年人多病共存的情况如今越来越多,但长期以来针对健康长寿正确理念的宣传阵地不大,声音不响,加上带有营销目的的所谓养生讲座、保健品市场营销的舆论混杂,一批类似胡万林、张悟本等披着养生大师外衣的江湖骗子花言巧语,使得不少人对怎么生活才是健康生活感到困惑。其实我国健康教育所、疾控中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正规的医学院校发布了很多有关健康生活的正确建议,比如少吃油、少吃盐、迈开腿、管住嘴等,但枯燥的数字,老百姓总觉得这些建议与实际生活格格不入。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就萌生去浙江丽水、永嘉、桐庐等地方探寻活着的百岁老人的念头。我们不去管这些地方是否叫“长寿之乡”,但那里确实生活着很多超过一百岁的老人。我们就想去看看这些百岁老人基本的生活状态、衣食住行。看了以后就会明白真实的“长寿之道”——很多居住在乡间的老人,并没有所谓的养生知识,但是他们有很好的生活习惯,而且这些习惯并不是说一定不吃肉、一定不喝酒、一定吃素等,他们的居住条件也很普通,有些我们看上去还很艰难,但他们顺应当地自然环境,都有非常好的心态,随遇而安,都很豁达和愉快,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过来了,平平淡淡中度过了百年。

 

记者:目前的调研工作对老百姓日常健康、养生有怎样的启发?

 

肖鲁伟:因为工作仍在进行中,还来不及总结梳理。但我们直观感觉,很多长寿老人的生活和普通人并无太大区别。有人说养生就要研究卡路里,糖多少卡、脂肪多少卡、蛋白多少卡,事实上在老百姓中听不到这些数据,他们不明白,也没有按照卡路里在生活。

 

肖鲁伟会长在金华兰溪与民间郎中章瑞芝交流

肖鲁伟会长在金华兰溪与民间郎中章瑞芝交流

 

我最近到台州讲座,告诉大家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医药进步上,健康钥匙主要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生活习惯对期望寿命的贡献率占到60%。医药科技进步对健康的贡献率只有8%。我们曾经两次去庆元的进士村,因为进士村在宋代出了26位有名有姓有生辰八字的进士。我们逐一的对他们的年龄进行统计,得出他们的平均寿命是69岁。千年之后,我们国家公布的当今人均寿命是76岁。相比较,平均寿命仅相差7年左右,也就是说现代医疗体系的贡献只比古代的人均寿命数多了7年的时间。所以说,健康的钥匙在自己手中不仅仅是科学的论断,也经历了历史的检验。我们通过调研,以事实来说话,来传递健康养生的正能量。我们这两年做的探访民间郎中和百岁老人,举办“高级西学中班”,这三件事实实在在地用事实去解释健康,而且要努力做到让老百姓看得懂、看得明白。

 

每次去调查时,我们感觉到时间更紧迫,如果不能把这些东西留下来,那是非常可惜的事。但目前我感觉做得还不够好,还要抓紧,还要下去跑。首先要做好收集工作,发掘更多的技术、药物和掌握民间医术的人,然后再去扩大了解的深度和广度,思考如何传承、如何解读等问题。我们走过的轨迹、总结出的经验,都将会通过《学会中医》这个窗口,与大家分享。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