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探绍兴古城胜景,览千年越医文化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s://www.zjxhzy.com 2019-06-01 14:30 出处:《学会中医》第十一期 作者:沈钦荣,朱寅编辑:@Jammly
这世上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故事。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故事慢慢演变成了历史。

这世上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故事。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故事慢慢演变成了历史。

 

我是一个有着浓重的"博物馆情结"的人。人文旅行,意义在于读城,在于感受到不同地方的历史人文,让人变得睿智。而参观一座博物馆就像中医诊脉一样,通过脉搏可以了解一个城市的底蕴。风云变换,沧海桑田,沉淀下来的是深埋钢筋水泥之下,那代代不息的传承。

 

越医文化

 

这些年,每到一座城市,第一站必先去那里的博物馆,绍兴自然不例外。说不定还能见到一些越医文化的文物呢。

 

然而到了绍兴博物馆,才被告知这里正因装修而闭馆,要到2017年9月才重新开放。这可以算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了!

 

好在我身边还有一位"人型博物馆"——绍兴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沈钦荣老师。有这位对绍兴了如指掌的人为我们讲解绍兴历史,尤其是绍兴中医药文化发展史,也可以弥补我们的些许遗憾了。

 

沧桑古越,水样年华

 

沈园

沈园

 

相传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治平了水土,于是背依着锦绣的会稽山,有了大禹碑亭、禹庙、禹像,镌着"江淮河汉思明德"联句的大禹陵;

 

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百越人的一支——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立越国,而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越池"一度成为我国东部政治文化中心,于是市区的府山山麓有了越王台、越王殿、文种墓;

 

2000年前的汉代,绍兴置都稽州,东晋后北方豪族南迁,于是王羲之在山阴兰亭写下了流芳千古的《兰亭集序》,保存在绍兴云门寺,直到几百年后被唐太宗派人骗走;

 

900年前,宋室南渡,宋高宗将绍兴"升州为府,冠以纪元","绍兴"作为这个城市所辖地区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于是沈园里有了陆游"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萍洲烟雨"的浅唱轻吟。

 

绍兴的文化遗存如同那水巷纵横中的堤埠石一样,沉稳地立在那儿,吸引着游人前往徜徉、回望。

 

光着脚丫去踩一趟青石板铺就的古仄古韵的小桥,悠悠地坐上乌篷船走一趟鲁迅先生笔下的"周庄";要不,穿梭于迷离的小巷,寻访名人故居,沾一身的竹布青衫味……望天的眼眸、水的波光,耳畔若能觅得几声鸟鸣,那便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今天的绍兴是名副其实的"文物之邦、鱼米之乡"。大家不会想到的是,古时候绍兴却是"南蛮之地",并不是像现在这样人人向往的宜居之所。

 

千年越医,博大精深

 


越王楼

越王楼

 

方杰主编、上海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越国文化》,其序二中详细描述了越国的气候变化,越地一直到五代都出产象牙。不难推断,春秋战国的南方气候十分湿热。

 

《史记·货殖列传》说:"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江南水乡,地势低平,雨量充沛,河网纵横,日照水蒸,夏季潮湿温热,冬季潮湿阴冷,导致疫病丛生。

 

而人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相对容易患病,比如风湿病和支气管炎、结核病、肾脏病、关节炎、慢性腰腿痛等等。因此在医疗条件极差的古代,江南居民都不长寿。汉朝初年,甚至有以北方人为主的军队征讨南越时,因瘴气和蚊子全军覆灭的记载。

 

哪里有病魔的压迫,哪里就有医药的反抗。为了对付恶劣的自然环境,古越先民很早就与疾病展开了艰难的抗争,屡败屡战,愈挫愈勇,蔚成一脉。

 

考古发掘证明,古代越人在衣食住行上已经有意识地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针对南方多雨潮湿的特点设计了"杆栏式"建筑;根据四季温差变化改变着装;使用器具储藏食物,有了一定的卫生规范。越人很早就开始酿酒,认为酒为"百药之长",直到今天绍兴人还有喜欢喝药酒的习惯。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越人求医问药的记载。《吴越春秋》卷十记载,越王勾践对士兵说:"士有疾病,不能随军从兵者,吾予以医药,给与糜粥,与之同食。"妇女分娩时,勾践"令医守之",帮助接生。可见当时就有越医的存在。越王还规定"壮者无娶老妻,老者无娶壮妇",体现了优生优育的观念。古代越人医治疾病的方式有砭石针灸、切割放脓、熨烫等。越城区出土的唐代青瓷脉枕是绍兴发现的较早的诊疗用具。

 

大禹像

大禹像

 

著名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古代越人常用的一味中药:"禹余粮",有收敛固涩的功效。相传,大禹治水完成后,民工把粮食弃之于山谷,化为石头,名字叫禹余粮,这座山就叫余粮山,在今天嵊州禹溪村北面。

 

秦汉时,《万历绍兴府志》记载,越人在郡城都亭桥开集市,一个叫蓟子训的齐地人在这里卖药。绍兴当地有座蕺山,出产蕺菜,越人有将蕺菜做菜肴的习惯。蕺菜在《本草纲目》里被称之为鱼腥草,有清肺热、化痰浊的功效。

 

《越中杂识》记载,嵊州东三十五里刘门山有一条"采药径",相传是汉朝刘晨、阮肇采药的地方。南梁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也曾在会稽山采药,并宴请当地的采药人。"陶堰(宴)"的名字由此而来。晋代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曾经在宛委山炼丹,今天当地还有"葛仙翁丹井"的遗迹。

 

学而优则仕,学而"良"则医。古时,儒医释道本是一家,所以古越历史上的一些名儒,往往也是杏林名家:魏伯阳撰《周易参同契》,首创气功养生学;王充撰《养生》十六篇,涵盖"养气"、"爱精"、"避邪"等说;书圣王羲之讲究养生之术,不少书法作品,比如《黄庭经》都与养生有关。

 

越医真正自立门户、形成品牌源始于南宋。南宋建都临安(现杭州),当时河南汴梁(现开封)沦陷,一批太医院御医陆续南渡来到临安、绍兴。从此代代相传,原来一些宫庭秘录、验方也就慢慢流传到民间,这从越医名家张景岳、何廉臣、胡宝书等人的许多习用方药中可以看出和南宋官方的渊源。

 

自此,皇家医药的权威性和绍兴民间草根医药的创新性合二为一,终于汹涌澎湃成为中华医药文化的重要一脉,奔腾不止,生生不息。

 

越医丰碑,经久不息

 

绍兴中医古籍

绍兴中医古籍

 

越医源于春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平认为,浙江中医药源远流长,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越医是其中杰出代表。

 

陶宴图(陈力农绘)

陶宴图(陈力农绘)

 

原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连建伟教授对越医颇有研究,他认为越医是中华中医药史上一座魅力独具的丰碑,概括起来,具有如下五大共性精神:

 

一是师古不泥。越医特别讲究对症下药,因证制宜,施治手法不拘一格,普遍具有"轻、灵、透、活"的特点。同时,越医具有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强烈的质疑精神。清代越医章楠作《医门棒喝》,对古医籍和时弊进行订正抨击,就是其中生动一例。

 

二是敢于创新。从张景岳改写真阴真阳的辨证关系,凝成《景岳全书》功泽后世,到俞根初澄清"温邪"、"寒邪"之说,首创绍派伤寒造福一方,都具有高度的原创性。正是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使越医在杏林中脱颖而出,自成一派。

 

三是勤于积累。据不完全统计,历代越医所著医籍多达600余种,以其鲜明的精品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引领潮流,饮誉一时,并成为中医药文献宝库中的瑰宝。

 

四是医风淳厚。越医平时都设有定期义诊,疫病流行之际,则更组织大规模的施医施药,福祐一方。所以千年以来,医生一直是越地最具声望的职业。

 

五是与时俱进。越医与时俱进,包容大气,创办了早期的中西医汇讲沙龙,提倡中西医结合,开风气之先。在社会上怀疑乃至取消中医的风潮中,越医站在了捍卫中医的最前列,并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流淌着中医文化的血脉;五千年中医文化的灿烂中,闪耀着越医文化的光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如是评价越医:在千年历史中,越医形成了重实践、敢创新、善总结的独特个性,呈现出流派多、名医多、著述多的鲜明特点,越医在中华医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发展、繁荣中医药做出了重要贡献。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