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广兴堂:老宅子里的国医文化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s://www.zjxhzy.com 2019-06-05 14:02 出处:《学会中医》第十四期 作者:朱寅编辑:@Jammly
自从有了西湖,达官贵人、富豪巨商便热衷于在这里营造私家宅院。这些宅院“外师造化,内拓意境”,借景真山真水,布局高敞,楹联碑刻点缀其间。它们不仅是供人居住的宅邸,更是文化蕴味深厚的园林。

自从有了西湖,达官贵人、富豪巨商便热衷于在这里营造私家宅院。这些宅院“外师造化,内拓意境”,借景真山真水,布局高敞,楹联碑刻点缀其间。它们不仅是供人居住的宅邸,更是文化蕴味深厚的园林。

 

同样勾人兴致的,还有那宅中的过往云烟。“园外有湖,湖外有堤,堤外有山,山上有塔”,西湖与古宅,院子与主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古色古香的老宅子

 

下城区双眼井巷2号,就有这么一处古色古香的老宅子,不显山不露水,安静地嵌在都市楼群中。古代,这里是致仕高官宁静神秘的御赐私邸;而今被广兴堂国医馆改造后,变成了一个致力于将岐黄文化普及万民的中医药博物馆。

 

苍凉古宅的完美转身

 

梁肯堂——若不是他为杭州留下了一处宝贵的古宅院,相信这个名字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梁肯堂像

梁肯堂像

 

梁肯堂生于1717年,卒于1801年,乾隆、嘉庆年间人,籍贯浙江杭州,据说他是中国古代官位最高的杭州人,当过刑部尚书,是一品大员。相传梁尚书自小家中贫寒,读书十分刻苦。22岁中了秀才,37岁北上京城,才中举人,之后便从县令做起,历任苏州知州、保定知府、山东按察使、直隶布政使、河南巡抚、直隶总督、漕运总督。终于在81岁的时候当上了刑部尚书,真可谓老当益壮!

 

刑部尚书做了三年,梁肯堂便告老还乡了,嘉庆皇帝在他的老家杭州,御赐一座宅院供他养老。这便是今天双眼井巷2号的梁宅。

 

也许是多年的宦海沉浮耗尽了全部心血,梁肯堂只在御赐豪宅中住了没几个月就去世了。

 

梁宅没了主人,不久便渐渐败落。到了21世纪初,杭州进行旧城改造,梁宅里住着40多户人家,拥挤不堪,宅子也是面目全非。市政府花了不少心血,动员居民搬迁,以旧修旧修缮维护,才得以使梁宅重见往日之态。

 

巧的是,当时杭州市中医院计划成立一个能传承中医文化的机构,为此到处选址,最后找到了梁宅。2005年11月广兴堂国医馆正式对外开放。

 

走马楼

走马楼

 

广兴堂国医馆虽为新设,但“广兴”也算是个老字号了。据杭州市中医院副院长詹强介绍,“广兴堂的得名缘自杭州市中医院前身——广兴联合中医院,寓意中医药事业‘广而兴之’。半个世纪前,余步卿、叶熙春、史沛棠、张硕甫、杨继荪等杭州名老中医,在庆春路的广兴巷内建立了杭州广兴联合中医院。上世纪70年代初期迁入了市中心武林门新址,正式更名为‘杭州市中医院’。”

 

“2004年,我们重新恢复了‘广兴’这个牌子,并取名广兴堂国医馆,除了老底子的中医看病,还将名医馆与中医文化推广相结合。”

 

老物件藏着大文化

 

2018年春节前夕,我们来到广兴堂,游玩古宅:这是一座三进的江南民居风格建筑,坐北朝南,占地2500平方米。正门开在建筑的中轴线上,宅前有照壁;正厅与座楼之间设有塞口墙和砖雕门楼;石库墙门的内外门额上,砖雕花纹和图案精美、生动;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布置有轿厅、平厅和走马楼;西轴线上则依次为书斋、正厅和座楼;座楼后面是一个颇具意境的花园。

 

我们从正门笔直往前走,便是述忠堂。

 

述忠堂是正堂,原本是主人接待普通宾客的地方,如今是一个中医药文化的博物馆。屋正中立针炙铜人一尊。针灸铜人是古人学习针灸的模拟教具,沿经脉分布的数百个穴位,用腊封孔,铜人内空注水,扎准穴位,水出。据说历史留传下来的真品仅二尊,一尊在北京,一尊流失海外。

 

匾额长廊

匾额长廊

 

述忠堂中还有众多珍贵的中医文物,大多是古时候杭城名医行医问诊时使用过的器物。清代的木刻鎏金药佛像;用于装药的锡罐(因氧化已经完全变成黑色);用来盛放山参等贵重药材的红色小木箱,里面有四层小抽屉,上面安装着精致的小铜环、切草药用的铡刀;清代、民国时期老中医留下的药方;还有众多中医古籍等等。

 

广兴堂的镇堂之宝

 

广兴堂的镇堂之宝是一张光绪15年的中医处方:“膝眼风在鬼眼生,疼痛如锥脾肿形,下虚风湿寒侵袭,屈伸不遂温散灵……”乍一看,你可能以为这就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实这是一个治疗关节痛的药方。字迹娟秀、行文流畅,中医辨证和配伍严谨,体现了传统儒医的文化底蕴。

 

广兴堂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述忠堂侧墙边夹弄里的牌匾长廊,这里陈列了广兴堂工作人员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数以百计、大大小小的牌匾。

 

这些牌匾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医馆的馆名。如牌匾“医隐庐”,原主人是清末御医力钧。力钧曾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御医,隐退后挂牌行医。此匾为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傅德谦于1922年题字。整块匾仅书写名号及落款,简洁大方,端庄雅致。

 

第二类牌匾,实质上也是医馆的馆名,只是行医者大多是民间大夫,不像力钧这样声名显赫,只好在牌匾上做文章。此类牌匾多为窄长型,以竖立式放在诊所门口,一般会注明地点、医生名、专业特长,部分还写上了师承关系,使患者一目了然。比如下方寺三六九伤科匾、姚子祥外科匾等。

 

第三类就是由病人馈赠给医生用以表达谢意,类似于如今的锦旗。我们在长廊里看到了多块牌匾都题写了“杏林春暖”,表达了脱离久病折磨的患者对医者的由衷感激之情。

 

述忠堂的后面是一座颇具徽派建筑风格的走马楼,在杭州并不多见的。这里原本是梁家女眷的闺房,如今已被改造成名老中医的诊室了。由于放假的关系,我没能邂逅平时如雷贯耳的中医大咖,只能带着遗憾离开。

 

庭院深深,药香缕缕。迈出梁宅,我沿着街道步行,忍不住回头,便见广兴堂的粉墙黛瓦在绿树掩下,若隐若现。不由得心生感激,有这样一群执着于传承的中医人,在这个喧闹的都市里,为我们保留下一块可以体验中医药文化的净土。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