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辨证论治,不拘一格:六代传承的钟氏内科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s://www.zjxhzy.com 2019-06-08 09:58 出处:《学会中医》第十六期 作者:宋春晓编辑:@Jammly
钟一棠   说起来,《学会中医》与钟氏内科的缘分还要从“钟氏中医内科”第四代传人钟一棠说起。钟一棠不仅是甬城一代名医,也是享誉全国的名老中医。2015年,我们曾拜访钟老,聆听时年101岁的钟老讲述他对中医养

钟一棠

钟一棠

 

说起来,《学会中医》与钟氏内科的缘分还要从“钟氏中医内科”第四代传人钟一棠说起。钟一棠不仅是甬城一代名医,也是享誉全国的名老中医。2015年,我们曾拜访钟老,聆听时年101岁的钟老讲述他对中医养生的看法,并分享给读者。其后,我们也曾陆陆续续刊登了年轻中医读钟老著作的读后感。钟老的饮食观、食疗观、膏方观、中医观甚至人生观,无论对年轻中医还是普通民众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带着对钟老的深切怀念和美好记忆,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钟氏内科。

 

从自耕农民到医学世家

 

这次我们见到的,是钟氏内科的第六代传人钟之洲。只见一头乌发,意气风发,一副而立之年的年轻模样,一问方知,45岁——早过不惑之年,算的上半个老中医了。

 

钟一桂(左)与钟一棠合影

钟一桂(左)与钟一棠合影

 

从耕读传家到甬上名医,如今跻身宁波中医四大家之一,钟氏内科在宁波这片土地上已经传承了近200年。

 

《国医大家钟一棠》这本书记录了钟氏内科中医世家的励志传奇故事。钟氏家族原是生活在福建莆田山区一带的自耕农民,明末为避战乱,北迁定居于宁波镇海庄市,垦荒种地,子子孙孙在此繁衍。

 

大概两百年后,钟家的一个后代钟文彩娶了当地一位庄姓医师的独生女儿为妻子。老岳父颇懂草药,向钟文彩传授了很多中草药知识。钟文彩是个聪敏的人,他一边从事农耕,一边从事中医,成了钟氏中医的奠基人。从此,钟氏家族的医学之路缓缓铺开。

 

2012年,钟一棠重办“钟益寿堂”

2012年,钟一棠重办“钟益寿堂”

 

清道光十六年(1836),钟文彩的儿子钟成瑶在宁波市郊开设“益寿堂”药店。钟成瑶之子钟章元继承父业,将益寿堂发展到一定规模。遗憾的是,由于战乱频繁,这家百年老店不得不于1926年关门停业。钟章元医术高明,救人无数,有“钟半仙”之誉。其子钟纯泮承家学之秘,医声鸣于甬上,往往仅靠搭脉就能准确判断病人的预后。

 

我们熟知的钟一棠老先生是钟氏内科的第四代传人,与其兄钟一桂共同将钟氏内科推向顶峰。和很多中医世家一样,钟氏内科原也以家族传承的形式代代相传。直到钟一棠外出求学,才改变了学问传承的模式,对钟氏内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钟一棠改良后的素膏

钟一棠改良后的素膏

 

1930年,15岁的钟一棠考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当时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汇聚了众多名医大家,钟一棠受益匪浅,临床实习的一年师从名医谢利恒,然后随兄长钟一桂侍诊两年,最后回宁波庄桥镇行医。深厚的家学渊源,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三年的临床经验让钟一棠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声名鹊起。而对钟氏内科来说,上海求学的更大意义在于,钟氏内科不再是“闭关修炼”,而是能集各家所长,以宽阔的胸怀吸收和包容其他中医观点。“不要局限于乡里,也不要局限于我们一家,年轻应该到更大的地方多看看,多学学。”钟之洲至今还记得爷爷对他说过的话。世界那么大,应该去看看。因此,钟之洲虽从小就开始学中医,毕业以后却没有直接回到家中跟爷爷学习,反而是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陆续跟随过许多医师大家学习,最后才回到爷爷钟一棠身边。这就打破了家族传承的局限性,使钟氏内科能时刻与这个时代保持步调一致。

 

这种包容性也体现在钟氏内科的学术思想上。钟氏内科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为基础,在世世代代的行医经验总结后,尤其强调寒热和虚实。即根据总纲辨别病的性质(虚实)、属性(寒热)、位置(表里)。辨证的目的在于论治,根据中医正治法的理论,热则寒之,虚则补之。遇到寒性虚症等情况,医生也能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在用药、煎煮方法等方面灵活地作出调整。钟氏内科的另一大特色,在于用药的不拘一格。“中医用药有时方派、经方派,经方派根据《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方子,用药、煎煮方法都非常严格。我们用药非常灵活,属于孟河医派。”钟之洲介绍。

 

孟河医派发源于江苏,1917年孟河丁氏医学大家丁甘仁先生创立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他的医学思想影响着他的学生和嫡传弟子,并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一届一届传下来,包括钟一棠先生。孟河医派讲究用药轻、灵、简、便。钟氏内科也是如此,用药清简,通过辩证抓主要证治要点,君臣佐使,排列清楚,不无理加药。方药轻清不重,但用方求效,临床效果明显。自古以来,病家因病伤财者数不胜数,对于贫困者尤甚,用药少、药价便宜,可减轻病人负担。同时,也减少了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更利于治疗效果。这与钟氏内科素来秉持的医者心性也是一致的。

 

一代名医钟一棠

 

2016年元宵节的晚上,小雨淅沥。午夜0点08分,万籁俱寂,102岁的甬上一代名医钟一棠老先生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安静离世。这位老人在生前,就反复叮嘱家人: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老先生的家人、朋友、学生、弟子,甚至不少网友都在沉痛哀悼。

 

钟一棠与学生和晚辈

钟一棠与学生和晚辈

 

钟老的一生颇为传奇。1936年,21岁的钟一棠开始正式行医。行医数十年间,悬壶济世,蜚声全国。曾任中国中医学会首届理事、浙江省中医学会副会长、宁波市中医学会理事长,多次被评为省、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市劳动模范。1983年被授予“浙江省名老中医”称号,1991年被评为全国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1992年被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作为钟氏内科的第四代传人,钟老谨记祖辈遗训,治病救人,慈悲为怀。医生给人看病,难免遇到一些经济拮据的患者,他不但不收取费用,还会再送上相关药物,反复叮嘱注意事项。有时,遇到实在贫困的,他还会把自己的钱无息借给他们。

 

钟氏内科有很多祖传的秘方,钟老从不拘泥于古人,而是根据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做出相应的调整,裨益今人。旧时,钟氏家族有一老方子,叫观音百补膏,是钟成瑶研制的。关于这个方子,还有个故事,相传当时有一家吃素的药店老板,请钟成瑶开个方子调理身体。钟成瑶遂开药方,药店老板服用后效果很好,于是建议做成膏方,专门给素食者食用。观音百补膏以药性平和、兼治多脏的药物如茯苓、百合、山药、黄精等和蜂蜜浓缩而成。一百年后,钟一棠先生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当代人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特点,又遵循药食同源原则,在原方基础上做了更进一步的调整,做出了如今平补肺脾肾三脏的素膏。

 

宁波市中医院的成立也和钟老有很深的渊源。1977年,钟一棠62岁,已到了要退休的年纪,省市领导突然找到他,希望他能组建宁波市中医院。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任务,钟老一口应允,当即受命上阵,组织筹备班子,酝酿建院方案。凭借着他的诚意和威望,外科医师刘中柱,妇科医师宋世焱,内科医师徐文达、张沛虬等知名专家也加入到筹建队伍中。当时钟老已年逾花甲,但无论是医院的整体规划,各部门、科室的设备添置,还是病区伙房的厨具购置,都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直至2000年,86岁高龄的钟一棠才正式退休。

 

98岁的钟一棠

98岁的钟一棠

 

从宁波市中医院退休,却从未忘记医生治病救人的天职,继续在自己的诊所出诊。钟之洲回忆:“爷爷在世时,我们觉得爷爷年纪大,身体要紧,一个星期出诊一次即可,但老爷子就说‘不行,我得出诊,多看点病人’。”钟老大约99岁的时候,仍然坚持一个星期出诊四次,答应了家人每次出诊看10个病人,实际上每次都要看诊三四十个,病人大老远赶过来说:“钟老,您帮我看一下(病)吧。”钟老心软,总是莞尔一笑,有求必应。一边看诊一边同病人讲解病情和注意事项,一上午的时间便过去了,也亏得钟老注意养生,精神矍铄。

 

最近看到一句话:“凡是能被年纪、物质限制住的东西,都不会是永恒的。”钟老对中医孜孜不倦的追求,悬壶济世造福世人的精神,从来没有被年龄和物质所限。2012年3月,98岁高龄的钟一棠重开祖上老店“钟益寿堂”,续写了钟氏内科的百年传奇。“我一生中最惦记的事情就是重建祖先的‘益寿堂’。”钟老曾如是说。

 

除了内修医术,自律自省,钟老一生都在致力于“传道受业”。钟老的弟子遍布全国,桃李满天下,这些弟子中,有的是年过花甲的中医大家如浙江省级名中医王明如、王邦才、黄志强、洪善贻等,也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2013年,钟一棠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隆重启动,99岁高龄的钟老又带徒十名。他的心愿,不仅是将祖辈传承的钟氏内科发扬光大,更是将毕生所学留存后世,让中医造福更多华夏儿女。无怪乎,许多人认为钟老是“宁波现代中医奠基人之一”。

 

钟之洲

钟之洲

 

师古而不泥古,兼收并蓄,与时俱进,坚守中医救死扶伤的初心。钟氏内科将博大精深的中医思想以年轻的面貌诠释给当代人,钟老的中医观、养生观更是深深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正因为如此,钟氏内科才能以旺盛的生命力世代相传。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