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朱丹溪——浙派中医的骄傲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s://www.zjxhzy.com 2020-04-08 16:06 出处:浙江省中医药学会 作者:肖鲁伟编辑:@Jammly
“浙派中医”巡讲在金华 2018年8月17日,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丹溪学派研究分会在丹溪故里义乌正式成立。次日,由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共同主办,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丹溪学派研究分会承办的“2018年丹

“浙派中医”巡讲在金华

 

2018年8月17日,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丹溪学派研究分会在丹溪故里义乌正式成立。次日,由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共同主办,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丹溪学派研究分会承办的“2018年丹溪学派研究分会学术年会暨朱丹溪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研修班”隆重举办,大会邀请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肖鲁伟做主题报告。现根据录音整理成稿,节选部分内容,供学习、分享。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丹溪学派研究分会于昨天晚上正式成立,受沈堂彪主任委员的邀请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做一个分享发言。我将原来的题目做了一些修改,原来是“朱丹溪的历史地位和学术贡献”,但是今天在座的都是丹溪学派研究分会的委员,是丹溪学说的研究者,一定比我对朱丹溪的历史地位和学术思理解得更加深刻,所以我把我的题目改成了“朱丹溪——浙派中医的骄傲”。

 

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我认为,如果要在千百年来中国中医药史上选出前十位在历史节点上有巨大贡献的医家,朱丹溪一定算一个。他的历史贡献可以总结成两句话,那就是:“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这句话出自于《四库全书》,我们都知道,《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主持下,由纪晓岚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共有3500多册。为了方便皇帝阅览,纪晓岚等人又特意写了一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当中就提到了“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对于前半句,我们都知道,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儒家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千百年来,儒家文化经历了多次的大起大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秦代所发生的“焚书坑儒”以及汉代的“独尊儒术”两个事件。而到了宋朝,经过长时间历史的演变,中国文化进入了历史中的丰盛时期,形成了儒、释、道合一的新思想体系,产生了理学、心学这些新的儒学思想,因此,称之为“儒之门户分于宋”。

 

后半句所说的“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并不是指金元四大家的学派之争,而是一为朱丹溪的学术思想与官方的《局方》之争,《局方》作为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在当时是所有医家行医的标准与指南,而朱丹溪所提出的“阳有余阴不足论”,汲取了宋代理学思想,对《局方》提出了质疑,产生了不同的医之门户;二为刘河间的河间学派与张洁古的易水学派二者之争。在金元四大家时期,学术氛围相对宽松,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各种学术思想在这个时候兴起,金元四大家便是当时医学中各种学术思想的杰出代表,但是归根结底是两个学派,一个叫易水学派,一个叫河间学派,是对火热病症的进一步深入。从刘完素的寒凉派所提倡的“热者寒之”;到以张从正为代表的攻下派主张的“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再到李东垣的补土派倡导的“人以脾胃,中气为本”,提出了“中气”“阴火”的概念;最后到朱丹溪所主张的“阴虚发热”,提出了滋阴去火,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滋阴派。

 

丹溪文化园碑廊

 

丹溪的学术思想

 

朱丹溪36岁开始学医,40岁从医,曾拜著名钱塘医家罗知悌为师。罗知悌是刘河间的再传弟子,朱丹溪作为河间学派的三传弟子,他实际上继承了刘河间的学术思想,同时提出了新的学术思想。首先是“阳有余阴不足论”,这是他运用天人相应的理论,通过分析自然界的现象,以及人体生理特点所得出的结论,并用大量的医案加以说明。我这里用了一张太阳和月亮的对比图,我们看到太阳总是圆的,而月亮却有阴晴圆缺。朱丹溪通过这个理论来解释一些生理、病理以及养生之道。

 

朱丹溪的第二个学术思想就是动静观,也就是阴阳平衡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衡,那就导致了疾病发生。《素问·天元纪大论》也提到“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朱丹溪就说“人有此生,亦恒于动”“人之疾病亦生于动,其动之极也,病而死矣”。所以他在治病的过程中,非常关注阴阳动静之间的平衡。

 

第三个学术思想就是相火论。大家知道古人认为君火、相火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相火一词,出自《素问·天元纪大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我用了一张蜡烛燃烧的图片来反映相火论,蜡烛的蜡我们可以看作是阴,而表现出来的烛光却是阳的。相火论的特点就是内阴而外阳,朱丹溪作为滋阴派的代表人物,更看重的是内在的阴精,他认为阳仅仅是外象,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观外而查内。

 

丹溪文化园点望塔

 

丹溪的学术贡献

 

下面我想谈谈丹溪的学术贡献。首先,我认为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是丹溪的“授业而不拘一格”。朱丹溪先习儒学,后因母亲重病,访求名医,但是都未能治好他母亲的疾病。从此,朱丹溪从儒转医,研习医道,拜了许多位老师,最著名的一位就是刘完素的再传第子罗知悌,最终学有所成,成为了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他给我们的第一点启示就是学医不能够“从一而终”,而是要像孔子所说的那样:“三人行,必有我师”,多向不同的名医大家学习。师承模式仅仅是一种学医方式,如果都能够通过师承来培养医师,那我们就不需要院校教育了。

 

第二个学术贡献是“博学而明察异同”。朱丹溪拜过多位老师,同时他也会很好的总结梳理他们之间的差异,并结合临床,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三个贡献,是朱丹溪善于著书立传,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等。大家不要小看著书立传,能有所悟,继而著书立说,这个书又能够被大家所认同,那是非常不容易。我们说师带徒,带一个是一个,带十个是十个,不可能带无数个,但是书可以把他们的学术思想代代相传。

 

丹溪学术对当今启示

 

就对中医发展的贡献来说,我们在座的各位比不过朱丹溪、张景岳、杨继洲等这些古代先贤们,因为他们都在中医发展的历史关头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单单从诊疗技术上来说,在座任何一个人都比他们强。因为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知识面更广,现代的科学技术水平更为发达。我们今天谈学习朱丹溪,最需要学习的就是范永升教授所总结的“浙派中医”中“守正出新”的特色。我们要找到丹溪学术思想的灵魂,研究丹溪方在现代疾病治疗当中的作用和机制,而不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之际,习总书记提了贺词,其中的几句话我认为是学习丹溪学术思想的指导方针。总书记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首先前半句,总书记给中医药下了定义,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显然不是现代科学。后半句则说明,中华文明一直延续到今天,并指引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而中医药作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有着非常重要的当代作用。总书记说的第二句话: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这个大好时机我觉得来之不易,值得我们好好珍惜。随着《中医药法》的颁布,中医药进入了依法发展的法制轨道,现在再也没有人能够公然的反对中医。国家还出台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一系列的政策,来扶持促进发展中医药,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推出《我们的中医药》宣传片,这些都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的主导思想。习总书记的第三句话,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总书记已经把中医药发展的方向指明为中医现代化。我们应该做好中医在长期实践中的理论总结,让中医药在理论指导下,走向现代化。最后总书记提出来要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我认为总书记这四句话对我们学习研究丹溪学说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敦煌有一张飞天图,飞天探索太空是古人的梦想,如果没有梦想,那我们的思想就是空的。飞天现在已经实现,神话故事中孙悟空可以到铁扇公主肚子里,那么现代的胃肠镜也已成为现实。“以外揣内”是中医在科学技术不发达时代的智慧,现在的B超、CT、磁共振正是对“以外揣内”理想的实现。许许多多的现代科技,都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认知。我们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是“辽宁舰”,大家都知道这艘航母是由前苏联留下的废弃航母瓦良格号改造而来,但经过我们的改造,加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和科技成果,它以“辽宁舰”的身份重新驶向大洋时,这艘航空母舰理所当然是中国的。我们把现代医学中各种各样有用的东西引入,同时保持优势特色,保持既有的能力,这就是站在了巨人肩膀上!我认为这是学习朱丹溪思想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伟大的时代应该有伟大时代的标志,金元时期诞生了金元四大家。当今的新时代应该诞生新医学,而这个要靠大家努力。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