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 从国清寺缘起,谈佛教的养生之道

    在天台,如果问起当地人,来此必须体会了才不枉此行的事,也许有人会给你一个文绉绉的答案——“问道天台山,悟真桐柏宫,礼佛国清寺”。作为天台宗的根本道场,国清寺几乎是每一个来到天台的人必会去走一遭的首选。[详细]

    2019-05-25 10:55 分类:学会专稿
  • 问道桐柏宫:从“大道”看“大医”

    寻访天台,必然绕不开当地大道文明的神圣道场——桐柏宫,它的历史,是道教在中国演进的历史。天台道教形成至今已有1800年。早在汉末教团初成之际,仙翁葛玄来此炼丹修道,此后道风日盛。天台山不仅高道辈出,自古迄[详细]

    2019-05-25 10:34 分类:学会专稿
  • 秋高气爽,杭菊飘香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本草纲目》中有“菊之品九百种”的记载,其中以杭菊、亳菊、滁菊、贡菊(徽菊)和怀菊最为有名。因花的颜色不同,又有白菊花和黄菊花之分。菊花药性甘、苦,微寒,归肺、肝经[详细]

    2019-05-25 09:36 分类:学会本草
  • 千年温郁金,三种好药材

    姜黄、郁金、莪术,都是常用的中药材,您知道这3种中药的亲缘关系吗?最近参加了省科协组织的温郁金的种植、制作和加工技术帮扶活动时,才初识温郁金真面目。[详细]

    2019-05-25 09:24 分类:学会本草
  • 身怀“一技之长”,民间郎中有望正名

    上世纪80年代,赤脚医生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而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乡村医生。《医生管理条例》里对“乡村医师”的定义是:“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详细]

    2019-05-24 11:17 分类:学会专访
  • 骨伤疗法传六代,治伤习武成佳话

    都说有武林高手就必然有治伤妙手,在浙江永嘉县西溪乡有“武术之乡”的美誉,瓯渠村是中国南拳发源地之一,习武成风,代代相传。而瓯渠的吴氏家族就是崇文与尚武并进的世家大族,在武举功名崛起的同时,也以吴氏骨伤[详细]

    2019-05-24 11:11 分类:学会专访
  • 八仙楼中医儿科:百年传浙南本草

    在温州市公布的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一个是以中医药疗法命名的列项,即“八仙楼儿科中医草药疗法”,这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品牌,很值得“民间郎中”调研组前往探究。[详细]

    2019-05-24 11:04 分类:学会专访
  • ​穿越一个世纪的守望:百岁老人寻访札记

    俗话说,“山中易找千年树,世上难寻百岁人”。百岁老人是个宝,他们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磨砺,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见证了从中华民国到新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详细]

    2019-05-24 10:43 分类:学会专访
  • 石斛仙草,雁荡为上

      古语云:“北有人参,南有枫斗”。铁皮石斛,古已有之,与天山雪莲、三两人参、深山灵芝等同列“中华九大仙草”,而铁皮石斛,被誉为“九大仙草”之首。生石斛生长于人迹罕至的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和岩石缝隙[详细]

    2019-05-24 10:32 分类:学会专稿
  • 叶同仁:历久弥新跃辉煌

    一块招牌见证了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一间店铺汇聚了几代人的苦心经营,一个信念传递着永恒的良心与坚守……百年叶同仁历经岁月的沧桑,历练出良药一般的芬芳。[详细]

    2019-05-24 10:21 分类:学会专稿
  • 浙南本草:瓯越医派的民间承续

    如果说永嘉医派开创了温州的地方医学流派,有医必及药,那么浙南本草一书,则是对瓯越医派最承接地气的民间延续。《浙南本草新编》里描述温州本土草药的概况中写道:温州位于东经119°37′—121°16′,北纬27°03′[详细]

    2019-05-24 10:18 分类:学会专稿
  • 利济医学堂:道济群生,泽衍万世

    从玉海楼的后门出来,一座儒雅的门屋就静静地立于小街的斜对面。街道很窄,是过去内河码头通往瑞安城关的必经之路,门屋外是朴素的黑灰色砖墙,蓝底白字的门牌标着公园路10号。门屋设台门,青石门框上饰有如意头,曲[详细]

    2019-05-23 09:50 分类:学会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