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修心为上——圣贤王阳明与静坐养生法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s://www.zjxhzy.com 2019-06-08 10:41 出处:《学会中医》第十六期 作者:朱寅编辑:@Jammly
离开宁波回杭州的路上,顺路去了我心仪已久的余姚王阳明故居。 眼看苍翠簇拥的龙泉山越来越近,我的内心也越来越激动。龙泉山北,是余姚东西走向的城市主干道阳明路;此路与南北走向的主干道新建路一起,构成

离开宁波回杭州的路上,顺路去了我心仪已久的余姚王阳明故居。

 

眼看苍翠簇拥的龙泉山越来越近,我的内心也越来越激动。龙泉山北,是余姚东西走向的城市主干道阳明路;此路与南北走向的主干道新建路一起,构成了余姚老城的道路骨架。

 

取名“阳明”“新建”,自然是为了纪念王阳明。他的出生地“瑞云楼”,便坐落在阳明路北、新建路西。

 

王阳明雕像

王阳明雕像

 

这里是王阳明圣贤之路起步的地方。格竹悟道、创立心学、平叛宁王、总督两广,王阳明的一生足够精彩,本文就不多赘述了。我们来了解下他鲜为人知的一面——中医养生达人。

 

瑞云楼

瑞云楼

 

新婚之夜入道观

 

王阳明,本名王云,后改成王守仁,“阳明”是他给自己取的号。

 

王阳明并不是个身体强壮的人,从小脸色微青,随年岁增长,脸上的乌青色越发明显。后人推测,王阳明极有可能患有先天性肺病。且他一生颠沛流离,耗费心力:成年后,先是被正德皇帝廷杖四十、扔进锦衣卫大牢;又被贬谪至贵州龙场,一个在当时还是瘴气弥漫的地方;中年在江西剿匪平叛;晚年又被调至广西戡乱。在明代相对落后的医疗条件下,王阳明能活到58岁已经是个奇迹了。这和他毕生精于道家内丹导引术不无关系。

 

南昌铁柱宫,又名万寿宫

南昌铁柱宫,又名万寿宫

 

由于明政府对道教采取了尊崇的态度,道家黄老学说和潜心修道的思想在民间广为传播。王阳明九岁就开始接触简单的道教养生术。十二岁母亲去世后,守孝期间,他那多愁善感的心绪不能平静,越发沉浸于道家思想了。他感叹说,人生在世,忽然而来忽然而走,太短暂,什么事都干不成,倒不如学习道教长生术,做个不死神仙。

 

毕竟是少年人,很快他被“经略四方”的志向所吸引,把道教扔到一边。然而,他只是扔掉了手中的道教典籍,在他心里,始终留有道教的一席之地。

 

公元1488年,十六岁的王阳明奉父命,前往江西南昌迎娶江西布政使司参议(相当于副省长)诸养和的女儿。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一刻千金的新婚之夜,王阳明居然茫然若失地走出了诸家,在南昌城街道上漫无目的地游荡起来。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一处叫“铁柱宫”的道观。铁柱宫在南昌名气非凡,是许多达官贵人趋之若鹜的地方。

 

王阳明信步走了进去,放眼四望,灯火阑珊,只见空地上坐着一位仙风道骨的道士,大概在修行导引术。他走上前,小心地坐在道士面前。道士闭着眼,听到急促的喘气声,缓缓睁开眼。

 

王阳明当时的脸色很不好,一片青黑,在灯火并不明亮时,很像鬼魅。道士对王阳明说:“你在生病。”

 

王阳明承认:“我从小身体就不好,肺老是不舒服,脸色始终如此。”

 

道长虽已九十六高龄,却白发披肩、皮肤细腻、眼神清亮,真正的鹤发童颜。王阳明便向这位道长请教养生秘法。

 

道长笑了笑说,无非“静坐”二字:首先通过身体的安静(静坐)从而进入心灵安静(内心空空,什么都不想)的状态。只要心灵安静了,就能跳入逍遥境界,成为不死奇人。养生之诀,无过一静。老子清静,庄子逍遥,唯清静而后能逍遥也。所以“静坐”养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灵。

 

然后,道长又教给王阳明导引之术。所谓导引之术,是道教的一种呼吸方法,是将宇宙中的气引入体内,让它在身体内流动,最终实现“心神”和“虚无”在不知不觉中合而为一的一种修炼方法。道教认为,炼气当遵循“道法自然”,行之得法,是延年益寿之妙招。庄子说:“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意即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之清气,以帮助培蓄人体内部之元气,达到养生长寿之目的。

 

听了道士的一席话,王阳明恍然大悟,当即尝试起来。他和道士两人闭目对坐,仿佛如枯槁木桩一般,静坐一夜。天亮后道士出言相问,“小友来自何方”,王阳明方想起昨晚乃新婚之夜,这才赶紧回老岳父家。

 

大家读到这里,八成以为笔者是在编故事,这么“二”的事情,怎么会发生在王圣人身上呢?王阳明年谱里对这个故事有很生动的记载:“合卺之日,偶闲行入铁柱宫,遇道士坐一榻,即而叩之,因闻养生之说,遂相与对坐忘归。诸公遣人追之,次早始还。”

 

静坐体悟 事上磨练

 

从铁柱宫归来后,王阳明便对修习道教内丹导引术越加重视,将静坐之法作为一种养生延命的学问。

 

婚后不久,王阳明因患肺疾,筑室行导引之术,按时静坐,练习气功,前后长达两年,虽然没有除根,但病情大有好转。这让王阳明对导引术的兴趣更浓厚了。

 

37岁时,王阳明得罪权阉刘瑾,廷杖四十后发配至贵州龙场(今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境内)任驿站驿丞,这个职务相当于县政府招待所所长,引来送往,管理着二十几匹马,是个不入流的小吏,这对状元之才的王阳明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和精神折磨。且龙场处万山丛中的原始森林,瘴疠遍地,猛兽活跃,缺衣少食。极其困苦的生活严重损耗了王阳明原本就病弱的身体。

 

静坐

静坐

 

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王阳明思来想去,觉得自己荣辱得失都能超脱,就是生死之念尚未化解。于是,他做了个石棺,捡起了少年学得的静坐养生法,日夜端居,修炼内心,以求真理。

 

长久以来,始终有个问题困扰着王阳明,那就是心与物的关系。宋代程朱理学中,朱熹的心物两极等言论一直与王阳明的思想有矛盾,也一直无处求解。

 

一天深夜,静坐在石棺旁的王阳明忽然大呼大叫,把随从都吓醒了。原来,冥冥之中王阳明好像听到有人在对他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无假外求!”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奠定了阳明心学的基础,为他日后继续创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开辟了道路。

 

龙场悟道

 

此后,王阳明一面讲学,一面宣扬静坐。起初,他十分推崇“静处体悟”,就是让人单纯的静坐,抛开一切思虑杂念,体认本心。把静坐看作是治学门径和涵养心性的手段,既可以达到“收放心”的目的,又可收到“致良知”的效果,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的境界。

 

50岁时,他与学生陆澄讨论养生,在信中说:“元静(陆澄)所云,真我者。果能戒谨恐惧,而专心于是,则神住、气住、精住,而仙家所谓长生久视之说,亦在其中矣。”唯有坚持修炼静坐,才能有健康的身体、顽强的意志,才能开悟得道,用正的思想指导人的行动。

 

王阳明还曾告诫学生刘君亮,静坐之要不在于必须入坐山林,而在针对自己的“心病”进行治疗,这在今天看来不失为气功锻炼的指导原则之一。

 

王阳明因此又被人称为明朝“最杰出的静坐大师”。

 

后来,王阳明意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因此,他又强调“事上磨炼”,即重视实践。

 

他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满口都是圣贤话语,却不去实践,这不是真正的“知”,同样熟读经典,不通实务,百无一用的书生,就算品德高尚,也不是真正的“知”。这便是心学的又一大核心思想——知行合一。

 

静坐心法:息思虑—省察—诚意—谨独

 

王阳明称静坐为“默坐澄心”。静坐要省察克治,静坐能使心清静收敛,从而向人欲发动攻势,克服自我私欲产生,通过静坐能顿悟明心见性,得道成真。

 

首先要有个好环境,这个环境应该不受外界干扰,非常安静,如此才能比较容易静下来;其次,要将身体安放好,坐姿可有很多种,盘坐、立坐皆可。佛家和道家喜欢用盘坐,而儒家用立坐,即“正襟危坐”较多:双手平放膝上,背挺直,全身放松;最后,调整呼吸,纯用鼻呼吸,一面呼吸,一面数呼吸的次数,最后让呼吸平稳。

 

做好这三件事后,王阳明说:“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枯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搜寻出来……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

 

这段话的意思是,第一步要“息思虑”,也就是让自己的心进入空寂境界;第二步“省察克治”,先省察哪些是私欲,良知会干脆地告诉你答案:好色、好货、好名都是私欲,然后是克治,以前有这些私欲不要紧,现在就把它灭了,斩钉截铁,绝不姑息。当然,不能总盯着这些私欲不放,还要想天理。尧舜气象,仁、义、礼、智、良知,这都是天理。

 

王阳明还认为,在这两个步骤中要有两件武器保驾护航,否则,静坐要么成为枯禅,要么不如不坐。那就是“诚意”和“谨独”。

 

在静坐中,我们揪出一个私欲,马上就克掉它,这就是诚意;如果我们揪出一个私欲,却姑息它,甚至不想克掉它,这就不是诚意了,静坐也就失去了意义。

 

谨独就是慎独,即自我管理。即使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严于自律,我们静坐时就是谨独时。

 

如果一个人不能通过静坐达到诚意和谨独,那他就无法光明良知,自然不能知行合一。这样的人就会失去自我,随波逐流,永不可能获取成功。

 

我们先立个真切为善之志,专心致志于此,然后从谨独处下功夫,久之自见意诚境界。只要你意诚了,自然会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体。悟到自己良知是怎么回事,天下事也就在我心中!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理解这四句话,便能明白静坐养生法的诀窍,也就理解了心学的真谛。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