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读《四圣心源》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s://www.zjxhzy.com 2019-06-15 10:04 出处:浙江省中医药学会 作者:包科颖编辑:@Jammly
读书,一直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经的年少轻狂,以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曾通宵达旦看一些艰涩难以理解的东西,曾为基督山伯爵和梅尔赛代斯而潸然泪下过,曾因《读者》里的一些励志文字而燃起满腔热血,曾因唐

读书,一直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经的年少轻狂,以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曾通宵达旦看一些艰涩难以理解的东西,曾为基督山伯爵和梅尔赛代斯而潸然泪下过,曾因《读者》里的一些励志文字而燃起满腔热血,曾因唐风宋韵奏起青花瓷一般轻灵的心乐,祭奠我们都曾有过的青春年华。

  

工作之后,由于职业的关系,读书的范围也从浪漫的文学转换成了《内经》、《伤寒》,医生,特别是中医,要接触到各种带着病痛形形色色的人,若不把自己画成五彩缤纷的画,又怎能包容这多彩的世界?现代人的内心很多充满着焦虑和不安,如何去安慰一个人生经历比你丰富的人,如何在一大堆纷繁复杂的症状中找出关键的症结,如何在浮华的外表中看出一个人脆弱的内心?是书,给了我这种智慧。

 

我们学习中医,并不是学习一门简单的技术,而是学习一门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学问,逐渐领悟人生的真谛。在书中,我们能与名师、前辈甚至医圣进行精神上的交汇。《四圣心源》这本书,不单单是一本介绍医理的书,更是在一个精神层面上带给我们人生的感悟。

 

一、大道至简,生命归元

 

黄元御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是乾隆的御医。乾隆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仁道药济”概况其一生。他奉黄帝、岐伯、扁鹊、仲景四人为“医门四圣”,认为“四圣”之外,历代名医持论多有偏失,其根本原因是”四圣“之书错简零乱、传注谬误所致。因此发愿致毕生精力,对“四圣”之书,考据源流,以作《四圣心源》等一系列的书。《四圣心源》是其对经典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

 

读黄元御的书,首先要了解他的阴阳和五行的体系,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我们只知有阴阳五行,却不知其所来。古代医家对此各有解释。黄元御认为土在最中央,表示大地,包含阴阳两气。阳气要上升,阴气要下沉。最热的部分上升到最高,化成了火,最寒的部分沉到了最下,化成了水。温煦的部分,它在上升,可是升到一半停了下来,变成了左边的木,凉润的部分,它在下降,降到一半也停了下来,这样就构成了五行的图。

 

 

这个图很有意思,值得思索。举个例子,心和肝,对应的五行是火和木,对应的五志是喜和怒,但为何肝是怒,心是喜呢?这个图就给了我们这个解释,气生发到一半,上不去了,郁在那个位子了,久而久之,郁而发怒,但若是心里舒畅条达,气上升到最高点了,自然是高兴了,但不要高兴得太早,毕竟是处于最高点,在这个气的循环中,最高点是要降下来的,如果降下来了,就变成了悲(金),所谓喜极生悲就是如此。但若进一步下降,到达最低点,那就是恐惧(水)了。至于中间的思(土),也是处于一个中枢的位子,思虑是积极的,向上的,很有可能会怒会喜,思虑是消极的向下的,很有可能会悲会恐。

 

如果说阴阳是一个二维的平面,那么黄元御给了它深度和高度,将它拓展成了一个三维的空间(如图)。如我们以四方为平面,那么阴阳就是天地的纵轴;如果我们以阴阳为平面,那么升降气化就是五行的表现。《内经》中所言“上焦如雾”、“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等,都可以用此模型表现。脾土与枢机的关系,也一目了然。宏观到整个地球,微观到人体经络,具象至疾病生理,抽象至情志思维,万物都是这个空间上的第一个点,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如同一个圆,在循环中起起落落。

 

 

二、顾护阳气,尊经重典

 

黄元御的学术思想重古斥今,推崇《内经》、《伤寒》,而排斥刘、朱泻火养阴之说。认为“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也,病于阳虚者,人尽皆是也,后世医术乖讹,乃开滋阴之门,率以阳虚之门而投补阴之药,祸留今古,甚可恨也。”他对当世医家推崇的苦寒之法痛心疾首,认为天下之民,不死于病而死于医。

 

其实古往今来的道理都是相同的,黄元御排斥的是过度养阴泻火、斨伐中阳的做法,而其本意则是尊经重典,辨证论治。如《伤寒论》中甘草干姜汤一方,治疗的是胃虚不能制下,津液不复,咽干小便数,但却不能用滋阴药,而用甘草、干姜,以复其胃气。

 

与其他医家不同,黄元御所接触的人,无不是达官权贵,那些人多在年轻时声色犬马,而年迈之时又祈求不死长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与我们现代人很像。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文化程度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对自身的要求更高,而同时带来的还有对死亡和疾病的恐惧。于是一部分人对养生节目推崇备至,动辄喝苦寒凉药,或是投以滋腻补品,致使阴阳失衡,药害乃至,久之则尅伐脾肾,甚至阴阳两虚。

 

《四圣心源》有两句话“人不能有生而无死,而死多不尽其年。……顾保炼不谨,既失之东隅,而医药无差,冀挽之桑榆。……金将军且将玉碎,石学士未必瓦全。”恐怕凡是医生,都会有这种心理,带着惋惜,也有“我笑世人看不开”的一种心情。生生死死本是常理,而现世的人,多孜孜汲汲于名利,或在物欲中不可自拔,年轻的时候不懂得保养自身,到了老了,开始求医问药,真以为人的体质就和电视里的一样,得了不治之症,一颗千年灵芝马上见效。“金将军且将玉碎,石学士未必瓦全”,有时候,不是选择了瓦就能全,瓦片也会碎。

 

现代的人,不懂得养护自己的阳气,各种嗜好,饮食冰冷的东西,熬夜通宵,性事不节。我在临床上看到十几岁的人拼命吹空调,吃冷饮;二十几岁的人熬夜、手淫,拼命吃清火的药和六味地黄丸;三十几岁的人就阳痿早泄;四十几岁的人已是头发稀少、背屈肩垂。而碰到年纪大的,又拼命地咨询长生之术,到底平时泡什么吃好。什么山参、西洋参、铁皮枫斗、鹿茸、牛鞭、蛇酒,各种保健品,在不知晓其药性药理或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胡乱投服,只能说:不死于病而死于药,不死于医而死于己。

 

善读书,善思考,以古为镜,投射于当世,才能真正做到思想的传承。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