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神功妙手抻旋间: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s://www.zjxhzy.com 2020-07-10 09:18 出处:浙江省中医药学会 作者:樊多多编辑:@Jammly
桐柏宫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写道:“古之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

桐柏宫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写道:“古之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

 

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是道家之祖,更是医家之祖。先秦以后,张道陵、葛洪、陶弘景、孙思邈以至李时珍、张三丰等,也是医道同修。一以贯之的传统中医,无处不体现着道的文化浸润与实践。

 

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传统医学代表性的正骨手法,也是源自道家的导引术。几千年来,随着道教的发展,道家功夫的传承和修炼也在民间得到了薪传,有人修炼功夫以自济,有人援医入道以济人。

 

2012年10月,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主任医师应有荣,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申报成立“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流派”传承工作室。这一以道家功夫正骨为特色的流派工作室,让业内及大众的目光再次聚焦道医和以佛宗道源、和合文化著称的天台。

 

南宗祖庭 医道同源

 

提到天台,必然说到国清寺和桐柏宫。这一佛教一道教的两座道场,在中国宗教历史上占有不可比拟的重要地位。作为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与道教文化深入人心,文化辐射生活最深最广的就是中国传统医学和养生学。这其中,在中国道教和天台山道教发展史上地位尤重的金丹南宗祖庭桐柏宫,是修道之人心中的圣地。

 

桐柏宫之盛名因其自然环境独到和高道辈出累积而来。宋朝高道张无梦的诗歌《桐柏观》有如下描述:“桐柏观周匝,千峰累翠螺。地高阴气少,天近月光多。”天台山还盛产大量药材,已知的野生植物多达665种,其中药用植物超过495种,许多药材很适合于作滋补养身、延年益寿之用。由此,来此地修真修仙的人非常多。

 

历史上记载,桐柏宫最早建立于西周,周灵王太子晋曾修道于此,道成后被封为右弼真君,号天台山主,是桐柏宫第一代祖师;三国两晋时的葛玄和葛洪都曾在桐柏宫炼丹;唐朝被武则天、唐睿宗和唐玄宗三位皇帝四次诏见的司马承祯大师曾在桐柏修炼三十年之久。他在修炼之时还整理了桐柏宫历代道士留下的《道体论》等道经300多卷,创建了《桐柏道藏》,为宋、明修纂全国性《道藏》提供了大量底本。及至宋朝,出生于天台的张伯端(后世称紫阳真人)在桐柏宫修炼,倡导身修内丹,同时花费6年时间著成《悟真篇》。自此桐柏宫成为道教南宗的祖庭。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道家的援医入道,使修养修炼生命的生理基础更加坚定;而援道入医,更因医者修道,极大地推动了医家品质的提高,从而展现出传统医道更加完备的理、法、方、药、术。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的流派传承正是基于此。

 

桐柏山人 正骨薪传

 

纵观史上有名的道家正骨名门医派,如奠基人蔺道人,其生活过的宜春,已遍访不到传人;青城山的道家不知有道士能接骨,五台山和茅山只见道士、道观,不见正骨大师。而道人数量有限,也是传承艰难的原因之一。如此状况下,得到传承的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流派,可谓是道家、医家和患者的幸事。

 

道医以《道德经》中的道和《黄帝内经》为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为形神兼治手段。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的医术,以南宗祖庭武火(动功)练功方法、接骨心法和台州中医骨伤理论为独特内容,这些在四代传承脉络里清晰可见。

 

应有荣收藏的古籍

 

第一代叶宗滨(1896-2002)

 

《中国道教大辞典》名人录部分第373页载:“叶宗滨,民国十一年至三十年(1922一1941年)在浙江天台桐柏宫主持道务。精通医术,常救助病人,乐善施诊、施药,为周围乡民所敬重。他还引领道众广募资金,用于修缮殿宇,协办学校,兴建石桥,同时三修‘金纂大斋两宣’宗坛规律,使桐柏宫的香火日益兴盛。”

 

南宗耆宿叶宗滨,9岁开始修道,25岁来到天台山,由于他道学出众,很受宫内器重,次年开始主持宫务。叶宗斌常年研习医书,常以医术为百姓看病,施诊赠药,百岁时还在走村挨户为群众看病撮药,从来不收一分钱,深得当地乡里爱戴和尊重。

 

叶宗滨106岁寿终正寝,是一位跨越三个世纪的老寿星。

 

第二代伍止渊(1896—1966)

  

悬壶身手无真功,从有妙法亦落空,察明断骨因何来,

原道回归功再显,周身浑元功自然,神功妙手抻旋间。

 

伍止渊,法号诚鼎,20岁在宁波佑圣观出家,拜全真龙门派二十三代梅宗林为师。21岁入定21日,时间之久,近代少见。1922年,任台州委羽山大有宫监戒大师,为八大师之一。后任天台山桐柏宫盟鉴兼住持。

 

伍止渊因少时患有肺痨,开始练习道教功夫自治。自愈后,又为久治不愈的肺结核患者施行气功疗法。他还在黄岩创办“追源学社”讲授道家静坐功法,门下弟子甚多。

 

伍止渊主持桐柏宫期间正逢抗战激烈,当时宫内被日军炸毁多处,仅剩破屋10余间,道众四散。他一边修宫观、整宫规,一边传授道家功法,疗疾救人,全真派南宗祖庭得以延续中兴。曾有人赋诗赞誉伍止渊大师:“真人伍止渊,积德在人间。明心达本来,见性是金丹。”

 

在中国道教界,伍止渊声誉甚高,著有《静坐却病生理学》一书。

 

第三代谢希纯(1890—1984)

 

谢希纯,法号崇根,宁波人,生于公元1890年。1904年(光绪三十年)14岁时出家宁波佑圣观,为道教全真派二十六代道士。

 

谢希纯于1950开始主持桐柏宫,其内丹功夫精湛,许多同道人皆称为天下罕有。20世纪70年代,谢希纯应邀至杭州体检,众人都想见识一下何谓丹功,希望大师能够表演一点神奇的东西。谢大师笑而不答。随后测量心电图时出现了诡异的一幕:心电图显示是一根平直线,而大师依然笑眯眯坐在凳子上!众皆惊叹。人群中一位道教前辈为众解惑说,这是古代胎息之法,能修得如此高深功法之人凤毛菱角。

 

谢希纯是天台山道教功夫正骨流派传承的关键人物,是他将《天台山道家功夫接骨心法•口诀》和《跌损妙方•救伤秘旨》(清咸丰合刻本)传授于第四代道医应有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理论和实操教材,使得道家正骨得以延续民间。

 

第四代应有荣(1960-至今)

 

应有荣,台州路桥人,是天台山道教功夫正骨的现任传人。生于中医武术世家的他,幼时习字认理的教科书不同于其他孩子使用的普通教材,而是来自中医经典史集,应有荣的外公是路桥十里长街上开药铺的,从小他就闻着草药香长大。后来应有荣跟随一位陈姓老人采药,3年的时间,让他对生活环境周边的草药了如指掌。儿时医和药的学习,为应有荣以后修道从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母亲师从天台山宗字辈道人任宗彛为师,应有荣有缘得以修习道教的静功(文火)功法多年。更深的道医渊源则是与谢希纯师傅的相识。应有荣13岁时,他拜出山弘法的谢希纯大师为师,法号高荣,修习道教动功(武火)功法——道功密拳。谢希纯悉心传授《天台山道家功夫接骨心法·口诀》和《跌损妙方•救伤秘旨》,详细讲解异远真人发明的“血头行走穴道歌”及清朝台州武术伤科名家赵廷海总结的伤科验方,并令其专心研学,希望可以造福苍生。

 

南宗大师的师承机缘和应有荣其后的求学、拜师和从军经历,都为他在中医正骨的使命传承一事上奠定了基础,及至现在30多年从事中医正骨工作,冥冥中似一种使命推动着这位在家道人为天台山道教功夫正骨的传承砥砺前行。

 

自2008起,应有荣连续出版《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真传》和《天台山道家功夫整脊图解》《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治疗新法》《天台山道家健身功法三十六式图解》《天台山道家功夫三十六式》DVD光盘、《青少年脊柱侧弯64个为什么》等书籍,此后又多次在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等专业杂志上发表中医正骨主题文章。同时为了天台山道教功夫正骨的传承,应有荣挑选资质上乘的学生收徒授教,将传承发展到第五代。

 

应有荣传承的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以道家南宗大师紫阳真人张伯端所创的“金丹大道”修炼中的武火(动功)道功密拳——即道教武术在闭关修炼时的主要内容为理论基础,在此之上筛选出“开筋、尽肚撑(台州话)、兜勒绞(台州话)、六大古劲发放法”四大法门,以达到易筋、易骨(开骨缝)、易髓(实髓)之效,是一套医者自身的训练方法。在临床正骨和整脊的临床应用中,此功法可使医者施术持久有力、绵稳柔和,一方面避免了粗暴用力造成的医源性损伤,另一方面内劲的增强又能提高医者复位手法的技巧。少痛、无创、无血,不干扰骨折断端血运是中医正骨的特点,是手摸心会的自然疗法。这一疗法弥补了开放复位的一些弊端,具有费用低廉、快速愈合等治疗特色,对各种常见闭合性骨折和疑难骨折、脱位具有显著的疗效。

 

道家正骨特制膏药

 

自制小夹板

 

应有荣医师还将道家功法与中医整脊手法融汇一体,治疗以点穴通经、内功整脊为特色。点穴通经是以手法凝聚全身功力于手指指端穴位的手法,常用的有单指法、三指法及排指法,对肩关节周围炎、背肌筋膜炎、肩胛提肌劳损症等能显著改善关节内组织的粘连情况,减轻肌肉、软组织的损伤。而内功整脊在临床操作时贯彻三大要领:立架势——立身中正、马步平稳,以手法的幅度决定术者马步架势的大小;定架势——依据手法种类和运动范围确定架势:旋转类手法在患肢或患者躯体旋转至相应角度所需的发力点锁定,按压类手法则在术者感觉到手下有贴实感时锁定;发架势——调动全身之劲,进行小幅度的瞬间旋转,如角度控制在5-10度,深度控制在2cm。以内功整脊配合点穴通经的手法,一方面能使手法深透有力,有效的缓解周围组织肌肉的筋膜张力和筋膜间室内压力,从而消除症状,恢复功能,使筋力恢复平衡,骨关节恢复稳定,达到“筋柔骨正”;另一方面结合脊柱运动生物力学和椎曲论,顺肌肉舒缩方向施以内功整脊,促使脊柱四维弯曲结构恢复平衡,改善椎曲异常,让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应有荣演示道功密拳

 

而以天台山道家功夫为特色进行改良和锻炼的功法,可以增强患者或普通人机体内在组织的相互摩擦,对五脏六腑起到自我按摩、疏通经络的作用,可强健四肢及关节,对于指导病人康复和普通人的日常健身、未病先防都有积极的作用。

 

“出世不忘众生疾苦,入世不计个人得失。”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疗法以黄老道学为源,由民间医术而起,现已成为中医正骨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年60岁的应有荣依然坚持每天练功,娴熟的手法和深厚的功力,是桐柏山人道济苍生的实践,而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的流派传承,对于弘扬天台山道家文化、传播中医养生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更是道家敬畏生命、摄护生命、以医自济济人的修养情怀和医者仁心。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