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阳明故里: “心灯”之旅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s://www.zjxhzy.com 2022-10-25 15:54 出处:浙江省中医药学会 作者:王晓鸣 朱寅编辑:@Jammly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明·王阳明《蔽月山房》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系王阳明所作,他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

/upload/localpc/tipoc/120221115160003.jpg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明·王阳明《蔽月山房》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系王阳明所作,他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

  

仲夏时节,在宋代欧阳修笔下“黄梅雨细多闲闷”的日子里,我终于来到心仪已久的阳明故里—下了杭甬高速,进入余姚城区,老远就看到苍翠簇拥的龙泉山,王阳明故里正位于龙泉山北麓。

  

这里是王阳明的诞生地,也是王阳明圣贤之路起步的地方,他在这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后又多次返乡祭祖、探亲、讲学,于此留下了一代大儒的印记。

  

王阳明故居:感怀阳明风范

 

步行至阳明西路以北的武胜门西侧,王阳明故居便坐落于此,它又名余姚寿山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眼望去,只见刻着“新建伯”的石坊挺立,颇有气势。石坊后,有一王阳明雕像矗立在广场上,他戴头冠,着长袍,佩长剑,好一个文武兼备的气度风范。看着雕像,脑海中关乎王阳明的生平不禁一一浮现。

  

格竹悟道、创立心学、平叛宁王、官至兵部尚书、授封新建伯……王阳明的一生足够精彩,但他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中医养生达人。他一生颠沛流离,耗费心力,在明代相对落后的医疗条件下,能活到58岁,这和他毕生精于道家内丹导引术不无关系。

  

王阳明九岁就开始接触简单的道教养生术;十二岁母亲去世后,守孝期间,他那多愁善感的心绪不能平静,越发沉浸于道家思想了;关于王阳明修道,最有名的事件便是他新婚之夜前往道观,从铁柱宫习得静坐的养生秘法。

  

三十七岁时王阳明得罪权阉刘瑾,被发配至贵州龙场。龙场处万山丛中的原始森林,瘴疠遍地,猛兽活跃,缺衣少食。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王阳明觉得自己荣辱得失都能超脱,就是生死之念尚未化解。于是,他做了个石棺,捡起了少年学得的静坐养生法,日夜端居,修炼内心,以求真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奠定了阳明心学的基础,为他日后继续创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开辟了道路。

  

思及此,我终于踏入了王阳明故居的大门。整个故居坐北朝南,各幢建筑结构按中轴线对称分布,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富有明代浙东大家宅院的特点,简洁而典雅。因为疫情关系,故居内游客并不多,更显得肃穆清静。进门是一条长长的巷道,走过门楼,是寿山堂,横匾上书“真三不朽”,这四个大字是后人对王阳明的高度评价。

  

寿山堂后面的楼房便是瑞云楼。王阳明于此楼诞生时,他祖母梦见神仙瑞云送子,遂将此楼称之为瑞云楼。瑞云楼底层设有《王阳明生平事迹陈列》,以大量的文字、实物、古籍和画像资料等,介绍了王阳明坎坷而传奇的一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他文韬武略、治学不倦、成就卓著的人生轨迹。

  

故居内还设有《一脉良知—王阳明弟子生平事迹陈列》,以传承心学奉先师为主线,系统介绍了阳明学各大门派及其主要弟子的生平和学术思想。《知行天下—全球视野下的王阳明及其学说陈列》,是王阳明逝世至今国内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对王阳明的纪念活动和研究成果等展览。

  

西花厅是王家专用客厅,接待亲朋好友的场所。现布置为“至善堂”,展示王阳明“蒙以养正”“良知传家”的家训家规,并开辟为廉政教育课堂。在此游览,最是能感知阳明先生之风范。

  

阳明古镇:江南水乡画卷

 

待我们走出王阳明故居,也终于将心思放在了眼前的小镇—阳明古镇上。阳明古镇位于余姚老城,由府前路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武胜门阳明文化商业街区、龙泉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等三大板块组成,这里处处可以感受到“知行合一”的文韵。

  

/upload/localpc/tipoc/220221115160003.jpg

阳明古镇

  

府前路历史文化街区是阳明古镇核心区的一大板块,整个街区整合了国学、文创、时尚、休闲等元素,一个个“老字号”和非遗手艺在街区展露新颜。这些别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成为了不少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其中大名鼎鼎的通济桥便位于此。

  

通济桥,又名舜江桥,始建于北宋年间,它横跨姚江,交通南北,是姚江上最长最高的桥。北宋王安石在上任鄞县县令时,途经余姚,写下《泊姚江》诗作:“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月明”。而今我们站在通济桥上,远眺滔滔姚江水,近看桥上人穿梭,感叹道不愧是“浙东第一桥”。

  

从通济桥,沿石阶而下,迎面便是一座雄伟的城楼,下为古城墙,上为古楼阁,这就是舜江楼,俗称鼓楼,匾额“舜江楼”为沙孟海所题。舜江楼气势恢宏,是余姚的城市标志。元代诗人王冕赞曰“月明鼓角空中起,风静波涛地底回”。通济桥、舜江楼,这两个古建筑,相邻相望,彰显了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离开舜江楼,沿着姚江,我们又休闲地漫步于石板路上。往来的游人或是坐在江边品茶喝酒、小憩聊天。或是吃一碗非遗黄鱼面或私房手工小馄饨,一边看看姚江水湍流不息,一边望望对岸城市楼宇矗立。或是驻足特产店中,只为将余姚特产榨菜、梁弄大糕带回与家人共同分享……如此热闹的场景,让人恍惚间穿越到了民国初年,码头停满船舶、商业交易繁荣的盛况。

  

如今的小镇,还较好保留了传统的古建筑风格,有叶氏宜春堂、叶氏举人房、周家墙门、李氏民居、史家大厅民居等,是余姚传统建筑格局保存完整的典型。如果有时间有兴致,可以去追寻那些古宅的前世今生。或者在夕阳西下时,乘坐画舫,夜游姚江,这又是另一幅江南水乡画卷。

  

阳明园:拜谒一代大儒

 

自驾的好处是,可以随机应变更改出行计划。返程途中路过书法圣地绍兴兰亭,想起王阳明墓就在兰亭不远处,我们便临时起意,从兰亭下了高速,驶向阳明园。

  

/upload/localpc/tipoc/320221115160003.jpg

王阳明墓

  

阳明园是以王阳明墓保护修缮为核心的项目,于2015年启动建设,2018年建成开放,旨在为王阳明信众和心学爱好者营造祭祀朝圣、弘扬国学的氛围。时值梅雨季,天空忽然淅淅沥沥下起雨来,两旁绿色的杜鹃灌木、黄色的金丝桃花被雨水打湿,平添了庄严肃穆的情境。

  

一进入阳明园大门,远远地就看见一个牌坊,这是乾隆御赐的“名世真才”题额。从牌坊进去,经过一道依山而建的石阶,就来到王阳明墓前。王阳明墓坐北朝南,为王阳明生前亲择,背依仙暇山麓,顺依山势而逐级升高,是典型的江南明代墓葬建筑,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到王阳明墓地拜谒这一代大儒,也算为我们此行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一路上,从王阳明故居到阳明古镇,再至阳明园,所见所感所思,都为我们点亮了心中那盏“心灯”。这也成了阳明故里之旅的最大收获。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